一名叫理查德的美国家庭医生,在中国经历6次体检,然后他抛下这样的话: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,更像是一家工厂,一家高效的工厂。而我就像一头屠宰场里的牛,穿行在流水线上。那么在这位美国医生的眼中,中国式体检有哪些坑爹的乱象?
1、体检也有“套餐” 成为医院的一门生意
在体检最开始时,没有医生或护士向理查德询问健康问题,做风险评估,然后再决定他需要做哪些检查。查理德直言,医院的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能力根据客户的健康需求推荐体检项目,而事实上,他们都是销售人员。
一位女大学生袁站在咨询台前,面对一张两米长的价目表,第一栏中从上到下写着“药业、居住证、招工体检、考研升学、家政”等类别,价格在100-300 元。由第二栏开始,体检套餐被分为由字母A-J开头的十个类别。价格从A类的355元,一直到J类的2650元,其中并无性别、年龄段等区分提示。
2、咨询人员“并不专业” 他们的目标只是体检成交
袁注意到在自选项目里有个“HCV(hepatitis Cvirus,丙型肝炎病毒)”,于是向咨询台的工作人员问道:“这是什么检查?”对方说不知道。她又问幽门螺杆菌是什么检查。“是胃里的一种东西。”对 方看袁莳还想再问,又加了一句:“你要做了检查,医生会告诉你的。”袁就这样悻悻然被打发了。
3、医生甚至故意误导体检者做无谓的检查
64 岁的姚获得了一张“28元享受原价350元体检”的广告单,到医院检查,大夫说他的前列腺问题“挺严重”,让他又做了进一步检查并开了多种药物共20 盒,直接刷爆了他的医保卡。而随后姚辉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做复查,却被告知他的“前列腺增生”只是一种不必太过理会的老年人常见病。
4、检查报告不严谨
根据这个检测,体检中心得出一份长达4页的报告,涵盖其身体中各种重金属水平,比如汞含量的高低等,理查德调侃说,“这是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,巨长的报告”。但这份检测从他的专业知识来看是非常不严谨的——要检测身体中的重金属含量,应该做血液检查或头发检查。
在理查德的体检套餐里,还有一项肿瘤标记物的血液检查。“我知道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并在意这项检查,但针对健康人的癌症标记物检查是非常不准确的。”
其 实美国癌症协会认为,肿瘤标记物主要是用于已经患有癌症的病人,评估他们对治疗的反应,或是用于检测癌症病人是否有复发的迹象。而中国人并不清楚这一点, 他们看到表示正常的检查结果,或者异常的检查结果时,错误地安心或者被错误地惊吓,其实这项检查对健康的人是非常不准确的。